本网讯(通讯员 李孝元)10月18日,为促进民办高校机电类专业升级、数字化课程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及机电产业数字化转型,西安工商学院联合绿智制造产业学院,在该校学术报告厅举办“智造未来——民办高校机电类专业升级与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论坛”交流活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机械自动化系主任李孝元受邀参会,并在分论坛环节作专题分享,与全国多所民办高校及集团内兄弟院校深度交流产教融合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聚焦机电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专业升级与课程体系建设,汇聚西北工业大学、西京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等全国13所高校,以及覆盖汽车制造(如车企制造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如泵阀、电网科技相关企业)、微电子(如芯片领域企业)等领域的12家企业代表,通过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三大环节,搭建起“政校企”协同育人交流平台。其中,“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设计——机械大类专业课程重构与新工科人才培养”分论坛,成为高校分享机械类专业建设经验的核心环节。
论坛设置多场主题报告,传递机电专业建设前沿思考:西北工业大学宁方立围绕“AI赋能机械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实践”,阐释人工智能对传统机械课程的创新赋能;西京学院宋绪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分享锚定专业特色、深耕课程建设的探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张玉林从“校企共同体”视角,解读民办高校“订单式培养”的创新实践与质量保障;还有专家聚焦“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机电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分析,为专业对接产业新需求提供思路。这些报告让参会高校教师深入学习AI赋能、产教协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前沿理念,为机电类专业升级拓宽视野。

在“从传统制造到智能设计——机械大类专业课程重构与新工科人才培养”分论坛,各高校教师围绕机械类专业建设经验深度交流。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李孝元主任作“产教深度融合,教实一体化——地方应用型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模式培养探索与实践”主题分享,结合学校与华工正源、海康威视等企业的合作案例,介绍“订单班建设”“企业工程师驻校教学”“实训成果对接生产需求”等实践,阐释“校内实训区+企业车间”双场景教学落地路径,以及依托绿智制造产业学院实现“校企校协同育人”的做法,传递产教融合成果。
分享引发其他参会的外校教师积极互动,现场围绕“地方应用型院校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教实一体化课程怎样融合数字化技术”“实训资源如何高效更新引入”等问题热烈讨论,李孝元结合本校实践逐一解答,形成“经验共享、问题共解”的良好氛围。
“论坛既让我们学到AI赋能、订单式培养等前沿思路,也通过交流看到不同院校的实践特色。”李孝元主任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械类专业“产教融合+数字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更紧密对接机电产业发展,助力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