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师团队参加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 共探智算与图学融合新路径

文章来源: 机械与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9-29 13:59

  本网讯(通讯员 耿梦甜)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绿智制造产业学院开展了参与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交流学习活动教师团队9月19-22日赴武汉洪山宾馆参会,深入交流学习图学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9月20日,以“智算共生・图启新篇”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在武汉洪山宾馆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图学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联合承办,汇聚全国图学领域专家学者、产业界代表500余人,围绕“原创软件、关键装备、场景应用”主线,共探图学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新路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院长赵大兴带领机械自动化系教师耿梦甜、杜重良,土木系教师卢小丽、刘斌参会,在产业学院支持下深入交流学习,汲取前沿学术与产业实践经验。

  大会聚焦“智算+图学”,绘就技术融合新蓝图

  中国图学大会是我国图学界最高级别学术会议,本届大会恰逢中国图学学会建会45周年,呼应国家“四个面向”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图学与AI深度融合,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协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国产工业软件自立自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拓展可视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大会设置40余场活动,涵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行业场景”全链条议题:9月20日上午的开幕式与特邀报告聚焦AI技术如何开创智慧“图学”新篇章,国内外专家围绕生成式AI、数字孪生、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展开分享;20日下午的13场分论坛则覆盖“智能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前沿技术”“工程智能装备技术发展与应用”“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前沿技术与应用”“具身智能与图学交叉融合创新”等关键领域,形成“学术—技术—产业”的立体交流矩阵。

  学院教师深度参与,锚定专业发展新方向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参会团队紧扣专业建设需求,有选择性地聚焦“探索创新、引领发展”图学教育论坛展开深度学习交流,重点围绕“主动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图学教育未来”“教师教学核心素养及教学实践”“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理工科专业教学”“高职工程制图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等核心板块,与全国图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探教学创新路径。

  论坛中,前沿教育理念与技术应用案例的分享让参会教师深受启发:从人工智能如何重构图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的理论探讨,到教师如何提升跨技术融合教学能力的实践经验,再到AR/VR技术在工程制图标注、机械结构可视化、建造流程模拟等场景的实操演示,全方位展现了图学教育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最新成果。尤其是AR/VR技术在理工科课程中的落地方法——通过虚拟建模实现复杂零件结构拆解、模拟工程制图规范实操、还原智能装备运行原理等,为学院优化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全新思路。

  “这场图学教育论坛精准击中了工科教学改革的关键痛点。”院长赵大兴表示,“无论是AI赋能图学教育的先进理念,还是AR/VR技术在制图及工科课程中的应用方案,都为我们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专业的教学创新打开了新视野,对后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实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锚定“新工科”建设,积蓄学科发展新动能

  此次参会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对接图学领域前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突破口,整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资源,新建智能制造实验室,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协同创新。同时,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深化校企协同,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核心课程、企业专家驻校授课指导等模式,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资源共建共享,夯实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衔接的根基。此次参会进一步为学院在智能装备设计、数字孪生技术应用、AI辅助工程图学教学等核心方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图学是认知世界的可视化语言,也是驱动创新的数字引擎。”赵大兴院长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中国图学大会等高端平台,深化与学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图学技术与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专业深度融合,为培养‘懂技术、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基础。”

  第十届中国图学大会的举办为图学领域搭建起跨学科交流的广阔平台,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图学技术与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的融合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育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术型工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力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9 16: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