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讯网(通讯员 黄英)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要求,充分发挥仿真技术“虚实融合、高效验证”的独特优势,中国仿真学会联合行业企业与高校,聚焦建筑教育数字化转型,特于2025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贵州贵阳举办了数字赋能土木建筑专业转型及教育数字化教学场景应用专题活动。在鲁班绿智数字产业学院的支持下,我校机械与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系主任黄英和土木工程系主任尚海静一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仿真学会、中国仿真学会仿真数字资源专委会主办,来自高校、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建筑教育变革路径。本次研讨会议围绕的议题有:AI 赋能建筑工程信息化教学、AI 赋能交通工程信息化教学、数字化教学工具在建筑教育中的实践挑战与优化方向、校企协同创新:新土木课程优化与教学资源共建路径研讨等;每个议题都分为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小组发言等进程,与会人员讨论热烈,所有参会人员都受益匪浅。

在传统土木工程教学中,学生往往依赖图纸设计和实体模型构建,难以直观体验复杂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动态响应。而引入的AI建筑仿真工具,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有限元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实时模拟建筑结构在不同荷载、环境下的受力状态,并提供优化建议。同时,目前校企协同打造的智能实践平台可让学生可通过在线终端进行虚拟建造与仿真实验。平台还集成行业真实案例库,如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绿色建材性能模拟等,帮助学生对接产业需求。

当前建筑教育已迈入智能化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更为培养适应智慧城市、低碳建筑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