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岗位需求,开发新形态教材——工程造价系开展系室教学研讨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4-06-19 14:29

本网讯(通讯员 王珊2024年6月19日中午,工程造价系主任黄英老师带领全系教师在3教-113教师开展《瞄准岗位需求,开发新形态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工程造价系各位教师针对新发展下抓稳、瞄准岗位需求,开拓新形态教材展开讨论。

黄英主任首先指出新形态教材编写与开发,要以人才需求和发展路径为导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形态教材模式成为教材改革的关注热点。厘清新形态教材的基本概念、内涵特征,将有助于准确把握本专科教育新形态的定位,开发符合本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形态教材,持续推动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


刘亚琼老师指出新形态教材被赋予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等特征。更重要的是,教材必须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特点,其中任何内容的更换必须保证原有教材体系的完整性,所以,创新新形态教材的建设理念、内容设计、组织逻辑、呈现形态,确保教材中某个模块完整性和独立性,才是“活页式”教材的价值所在和新形态教材的职业性要求。

纪仁芹老师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第二,要坚持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理念,通过设计不同风格和层次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典型工作过程背后的知识、原理,激发学生创新工作过程的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坚持开放性、多样性、系统性和生态和谐理念,在具体开发策略上,要坚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巧用启发式、支架式、抛锚式、随机浸入式等教学策略,确保教材组织逻辑匹配课程实施模式。

冯庆老师提出教材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岗位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为落脚点,深度梳理归纳职业能力清单。然后,根据教学逻辑进行教学化改造,提炼每项职业能力对应的技术知识、工作任务载体、职业素养等共性元素,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递进关系进行模块化设计,以职业能力清单为教材内容的最小组织单元组成教材的框架结构促进人才输出与专业岗位需求对接

工程造价系主任黄英带领全体教师积极讨论,总结得出新形态教材建设是本专科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态教材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多重挑战,与传统的学科教材建设相比,新形态教材的开发难度更大因此,探索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应紧密对接国家专业标准,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多形态教学资源,推进课程与教材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形态教材,为本专科教育课程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02 11: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