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珉玮 卢小丽)为了加强土木工程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应用实践综合能力,探索数字化育人路径,提高“智慧建筑实验中心”在教学中的应用,土木工程系于2023年2月21日在4教-101智慧建筑实验室举办了“BIM+智慧工地”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特邀广联达院校产品中心刘俊高级工程师,为专业教师进行实操演示,刘俊工程师结合“雄楚职教办公楼”工程项目,以进度为主线,成本为核心,利用IoT、BIM、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集成项目软、硬件系统,实时汇总数据,实现建筑实体、生产要素、管理过程的全面数字化,为项目提供生产提效、管理有序、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项目数字化解决方案。
教师们学习了基础教学平台,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将物联网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在模型上直观展现现场硬件设备情况,包括所在位置、在线状态、是否预警等信息,全面体现施工现场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果,展现项目科学精细化管理过程。
刘俊高工向大家介绍了人员AI智慧考勤系统的操作: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学校“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教师对智慧工地虚实一体化电子沙盘进行认知学习:采用沙盘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标准化工地的认知。
智慧机械:塔机、升降机智慧应用的操作学习,塔机监测由显示屏、重量传感器、高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组成,布置在塔机上面,实时监测塔机的运行情况,如果一旦出现超重、风速过大、小车达到限位值会立刻预警并通知项目管理人员;在普通升降机上加装传感器和认证系统,只有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指纹或人脸识别后操作升降机,保证非专业人员不可以操作。
物料管理系统学习:物料管理系统由软硬件组成,教师可以通过物料管理系统,传授给学生物资分类、物资型号、智慧化管理方式等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的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知识。
高支模监测系统的操作学习: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模型和传感器,进行高支模认知、理论知识学习、监测点位置布置等知识,并通过加压减压的方式进行模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开展本次培训活动,能够帮助老师们快速掌握智慧建筑实验中心的基本操作,丰富了专业实操技能,老师们都受益匪浅,同时促进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为后续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培训会后,专业课教师同广联达公司就智慧建造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的建设、理论课程的开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下一步,将结合我校2023年的人才培养制定方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和资料。